一、故意傷害罪致人失明如何處罰?
根據《人身損害傷殘鑒定標準》,一只眼睛失明屬于重傷二級,兩只眼睛失明屬于重傷一級,均應當以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來量刑,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的形態有什么?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公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當不法分子利用暴力的行為故意傷害他人的人身健康時都是會構成故意傷害罪的,一般情況下觸犯了故意傷害罪會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當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也是會處以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當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也會處以死刑。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判幾年?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承諾
2020-12-05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土地流轉政策、原則及合同要點有哪些
2021-02-21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