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李先生與王女士經法院調解離婚,兒子由王女士撫養,李先生每月支付撫養費300元。雙方就兒子的探望問題達成一致協議,并對探望次數、時間、地點等細節進行了約定。然而,此后兩人都沒有按照調解書的約定嚴格履行各自義務,雙方多次發生爭執,李先生還多次向法院申請執行,要求王女士配合其行使探望權。
2014年4月,李先生與王女士再次達成和解協議,該協議約定,王女士每周二下午帶兒子到法院給李先生探望,至法院探望兩次后,雙方可自行協商探望時間問題,李先生按月給付撫養費,如王女士不履行協助探望義務,則承擔相應的違約金責任(扣除每月300元撫養費)。但此后雙方就探望問題仍未協商一致,李先生以對方違約為由訴至芳草湖墾區法院,要求王女士支付違約金7200元。
法院在查清上述事實后認為,非直接撫養子女一方給付子女撫養費是其法定義務,不得因探望權受阻而拒付。對李先生要求王女士支付違約金的訴請,于法無據,法院不予采納。
探望權既是權利也是義務
以案釋法
審理此案的法官說,涉未成年子女離婚糾紛中,探望權能否順利履行與撫養費是否及時支付是關乎子女健康成長的重要內容。離婚后,有些父母會將因離婚中所產生的種種糾紛與矛盾導致的負面影響不自覺地轉移到孩子身上,加上將孩子視作私產的傳統觀念的影響,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往往會設置各種障礙阻止對方探望孩子,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則會以拒付撫養費或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等方式予以對抗,使得探望權的實現成為當下審判執行上的一個難題。
此案中,雙方的和解協議涉及到子女的利益,但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的意思表達能力,因此,對于此類協議法院并不能簡單套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而應當以是否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原則進行主動審查,以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撫養費的給付與探望權的行使是兩個不同的法律問題,支付撫養費并非是行使探望權的前置條件,李先生、王女士均不應將有無支付撫養費視為能否探望孩子的籌碼,據此,法院作出了如上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押金怎么要回
2020-12-16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