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媽媽”的困境確實存在,“社會撫養費”不只是一種經濟懲罰,更是社會意識和法律制度對“非婚生子”本能的不認可。然而,更多時候“未婚媽媽”本身也是受害者,她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被平等對待。生育“解綁”婚姻看似突破倫理底線,社會又能否給“未婚媽媽”多一些包容呢?
經濟困境:給“未婚生育”的巨額罰款
“社會撫養費”原本叫“超生罰款”,是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費用。“沒有結婚就沒有生育子女的權利了嗎?”一位南京的“未婚媽媽”說。
記者調查發現,“社會撫養費”是一筆數額不小的罰款,通常與各地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掛鉤,各地標準并不一樣。以南京市為例,在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且未曾生育的情況下,“非婚生子”需要繳納孩子出生上一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二分之一的罰款,例如,2014年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567.8元,2015年征收金額即2萬余元。
巨額罰款的背后,“未婚媽媽”大多有著不幸的故事:遭遇情感欺騙,男方得知女方懷孕就“消失”;涉世未深,遭遇感情變故,卻執意生下孩子;個性叛逆,缺乏基本生理常識,生下孩子時還未滿法定結婚年齡。在QQ群中,她們相互慰藉,談論最多的還是如何賺錢養活孩子。
“女兒一歲半了,我想靠雙手打工掙錢養活她。”未婚媽媽貼吧中這類求助找工作的帖子十分常見。因為生育關系,許多“未婚媽媽”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沒有丈夫,家人不支持使得照顧孩子的責任完全落在了“未婚媽媽”的身上。
民事訴訟律師告訴記者,“未婚媽媽”往往與孩子的父親存在撫養費糾紛問題,部分“未婚媽媽”未向男方索要撫養費用,通常情況下,“未婚媽媽”經濟狀況并不樂觀。
政策困境:對“非婚生子”的差別對待
盡管《婚姻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實際上,“非婚生子”依然被差別對待。
一位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非婚生子”不受法律支持,即使“未婚媽媽”只生育一個孩子,也無法享受國家給獨生子女的政策福利。如果“未婚媽媽”在職,本應由生育保險支付的檢查費、手術費、住院費、接生費、藥費等費用也無法報銷,想要休帶薪產假往往也需要提供準生證明。
雖然獨自撫養孩子,但在給孩子辦理各類身份證明和手續時依然要確定孩子父親的身份,這無疑刺痛了許多“未婚媽媽”。“未婚媽媽”于-軍在給孩子上戶口時,被告知需要提供孩子生父的信息和親子鑒定證明,而前男友已經失蹤不見,于-軍“連交社會撫養費的資格都沒有”。
“‘非婚生子’男女雙方均需繳納‘社會撫養費’,但往往會存在男方身份信息難以確認、滯納繳款等問題。有的男方存在超生問題,需要支付巨額‘社會撫養費’,一旦男方無力支付,就會給孩子辦理后續手續帶來巨大的麻煩。”南京一計生委工作人員透露。
可喜的是,“非婚生子女”落戶已經不再與征收社會撫養費直接掛鉤。廣東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違法生育子女入戶和征收“社會撫養費”是兩回事,兩者既不矛盾,更不相互否定。記者了解到,來自云南、湖北等地的5位新入群“未婚媽媽”均已經免費順利完成子女落戶。
精神困境:渴望理解而不是同情
近年來,“未婚媽媽”殺害親子的悲劇時有發生,折射出這一特殊群體承受的巨大社會壓力。吳-霞將“小眾群體”的特殊需求搬到了大眾視線之內,并非倡導未婚生育,只是認為“這種生活方式不該被社會歧視”。
網友“小兔子乖乖”是一位“未婚媽媽”,兒子今年已經5歲了,工作之余,她管理著200余人的“未婚媽媽群”。她說:“群里的媽媽們自強自立,靠自己力量帶大孩子,不需要外界的同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相比經濟壓力,大多數“未婚媽媽”更害怕別人“異樣的目光”,她們認為女性成功的標準不局限在婚姻和家庭。
全國人大代表黃*花曾經建議,取消對非婚生育征收“社會撫養費”的規定,以減少非法墮胎、遺棄嬰兒等問題。部分“未婚媽媽”建議,“社會撫養費”應該完全由男方承擔,呼吁“未婚生子”能同樣享受生育福利。
“完全取消征收也會帶來問題,婚外生育、借精代孕等現象難以控制,也是間接對遵守計生政策公民的不公平。”
無論今后法律能否滿足“未婚媽媽”的訴求,無論與婚姻制度掛鉤的生育政策如何變化,在冰冷的條例和規定外,她們真正需要的還有人情的溫度。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社會撫養費的問題,如果您還有更多的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或者直接委托律霸網律師幫您擺脫法律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拆遷對低保戶的補償有什么規定
2020-11-08拆遷補償協議中應注意哪幾點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