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殺人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 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二)、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 作為均可構成。以不 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 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本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二、故意殺人不民事賠償可以嗎
故意殺人是刑事案件,可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賠償,被告人沒有財產或賠償能力的,可暫不賠付,但賠償義務不會免除,受害人家屬可申請民政部門困難救助。
故意殺人罪不是一定就是既遂的情況,殺人行為最終沒有造成死亡結果的,一般就按照故意殺人罪(中止、未遂或者預備)進行處理。成立故意殺人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剝奪對方生命權的故意,若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
打架打死人是故意殺人罪嗎
故意殺人致人輕傷怎么判
怎么判斷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賠償責任和人身侵權責任可否并用
2020-11-22不可撤銷的反擔保函是如何的
2021-03-20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