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道辦事處民事訴訟是否具備主體資格?
街道辦一般是不設區(qū)的市或者市轄區(qū)的派出機關,一般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在法律授權(quán)范圍內(nèi)從事行政活動,通常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六十八條規(guī)定:“市轄區(qū)、不設區(qū)的市的人民政府,經(jīng)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在行政法上派出機關可以成為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行政訴訟被告和行政賠償義務人,行政公署還是適格的復議機關。街道辦事處作為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實際上履行著一級人民政府的職能,取得了事實上成為一級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二、民事訴訟主體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涉及的訴訟主體包括三個方面,
1、主持審判活動的審判機關,審判機關主導民事審判活動,是當然的主體;
2、訴訟當事人,即參與訴訟活動的民事糾紛的雙方,包括訴訟代理人;
3、訴訟參與人,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等。民事訴訟主體必須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才能保證民事訴訟活動合法有效地進行。
我們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訴訟主體,是指第二類的訴訟當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訴案件中上訴人、被上訴人。合格的當事人直接關系到訴訟的結(jié)果。我們在法庭上有時會遇到被告反駁原告稱“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沒有實體權(quán)利,你不能當原告”,法院要對當事人主體資格進行審查并作出判斷,這就是當事人訴訟資格是否適格的問題,即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正當當事人。
綜上所述,街道辦事處是政府部門的派出機構(gòu),其本質(zhì)上講還是行政機關,因此街道辦事處民事訴訟主體資格是不具備的。作為行政主體,其適用于《行政訴訟法》。故老百姓對街道辦的行為表示不滿,或者發(fā)生侵權(quán)行為時,當事人可以提出行政復議,或者發(fā)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nèi)容有哪些?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手續(xù)辦理手續(xù)是怎樣的
2021-03-11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哺乳期女職工可以停保嗎
2021-03-10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jīng)肖像權(quán)人同意
2021-01-25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2020-11-13發(fā)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
2020-12-22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guī)定
2020-11-10勞動合同到期不續(xù)簽有補償嗎
2021-01-09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務外包協(xié)議書
2020-12-20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出口產(chǎn)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