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中錯列被告和第三人的處理
1、司法處置總要以法律為依歸,如果原告列被告沒有程序法上的依據(jù)那就應該予以裁定駁回起訴或者不予受理。如果只是誤寫了名字,遵循司法便民和司法效率原則,那就要求原告予以更正繼續(xù)審理為宜。復雜的是列被告在實體法上的依據(jù),因為不同的法律關系就有不同的責任承擔,被告的正當與否就有很大的差別。
針對列錯的情形,如本應該列雇主為被告卻將雇員為被告,此種場合被告是明確的,但是卻與本案沒有直接利害關系,是否意味著就應該予以裁定駁回起訴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在未受理的場合,因其列錯被告而不予受理既符合民訴法的任務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jīng)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順利進行。也符合公正、迅速、經(jīng)濟的解決民事糾紛的目的。但是在受理的場合下,是裁定駁回起訴抑或是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就是一個問題,是程序優(yōu)先的處理還是實體的裁判好像都能找到理由。一個列錯的被告很難說的上與“本案”(而不是原告)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同樣的一個錯列的被告原告的訴訟請求也很難得到支持。從訴訟經(jīng)濟而言,裁定駁回很顯然更符合效率原則,因為其可以節(jié)省被告的訴訟成本。但是從訴訟流程而言,審查是否具有直接利害關系是在立案階段,立案階段的司法處置在于受理或者不受理。在已經(jīng)受理的場合下,雖說司法處置的主體是法院而不是法官個人,但是流程化的管理也影響著法官思維,更何況從法理上而言對法律問題唯一正確的解答只是存在于形而上學之中。
針對多列被告的情形,其與列錯存在本質上的一致性,多列是部分的列錯,也是屬于錯列,司法處理一般是原告對多列被告的撤訴,但是特殊的是在原告堅持不對多余被告撤訴的情況下,以判決駁回原告對其訴訟請求的居多,而先予以對列錯裁定駁回的少,很難說哪種處置方式的錯誤的,往往正確的答案是來自于上級法院的裁判理念。
針對少列被告的情形,基本思路是追加被告。但是訴訟是一個三角形結構,追加被告是原告申請還是法院依職權,被告有無權利申請追加被告。同樣的司法處置的依據(jù)終究得依據(jù)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依據(jù)該條司法解釋,追加被告的前提條件是原有被告與被追加被告對訴訟標的是共同的。在必要共同訴訟場合,對追加被告既可以是原告申請也可以是法院追加,在法院依職權追加的場合從文義上理解是排除了當事人的處分權利的,這也是任何權利都有邊界的應有之義,當事人權利行使必然收到限制。在原告申請追加和法院依職權追加沒有異議的情況下,被告是否有權申請追加被告。關于這一問題,法律明確了追加被告的前提是原有被告與被追加被告對訴訟標的是共同的,允許被告追加被告違反不告不理原則,但是又沒有法律予以禁止性規(guī)定。從法律解釋而言,法律原則雖然一般不適用,但是其是法律的構成部分,原則是基礎,反映的是法的一般價值取向,違反法律原則是不被允許的,但是法律原則本身又是有限度的,法律規(guī)則本身會作出例外性的規(guī)定,這些例外性的規(guī)定就是對法律原則的約束,其構成了和諧整體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因此對于違反法律原則的追加被告應該有具體的法律規(guī)范依據(jù)。也就是除非法律規(guī)則有明確規(guī)定,否則被告無權追加被告。
2、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問題一直是學界和實務界比較困惑的問題,特別是被告型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問題更是如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因此,被告型第三人設立的目的在于糾紛的一次性解決,本質上是將不同的法律關系引入同一個訴訟中,使責任承擔發(fā)生轉移,第三人承擔責任。被告型第三人制度的設立是一個發(fā)現(xiàn)真正責任主體的過程。正是因為被告型第三人的地位類似于被告,雖然法律明確規(guī)定其可以申請參加,但是實際中自行申請參加的很少,通常是法院通知其參加。一個問題是被告型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是在原告沒有訴訟請求下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法院通知其參加不符合不告不理的原則。正是因為如此,被告型第三人的追加在實踐中更是疑惑重重,不追加無法直面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追加又顯得超出原告的訴訟請求。是追加還是讓當事人另行訴訟,實踐中處理差異很大。更多的情況是在有些情況下,原告訴訟時就在訴狀上列明第三人,從法律規(guī)定而言,被告型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方式是自行申請或者法院追加,原告有無權利申請,從理論上而言,應該賦予其這項權利,因為民訴法并沒有作出禁止性規(guī)定排斥原告列被告型第三人,且允許原告列被告型第三人更符合民事訴訟處分原則,亦更符合設立被告型第三人的目的。
二、民事訴訟中錯列被告和第三人的類型
一般而言,被告是民事責任的可能承擔者,但是又是原告的一個訴訟選擇。原告對被告有選擇權,選擇往往夾雜著主觀因素,正是因為原告在選擇被告時是基于其利益、認識等因素,因此難免發(fā)生錯列被告。而要界定錯列,從其反面理解可能要更好分析。正確的被告選擇是既有實體法的依據(jù)又有訴訟法的依據(jù)。從這一角度而言,凡是沒有實體法依據(jù)或者訴訟法依據(jù)的都是錯列被告。比如被告不明確很顯然是程序法的錯列。而遺漏被告則是從實體法來理解的。當然也有介于兩者之間的,比如原告起訴被告卻將被告的名字寫成了錯別字,將被告李“甲”寫成了李“賈”。通常而言,被告的錯列存在著三種情況,一是列錯,二是多列,三是少列。
民事訴訟中錯列被告和第三人的時候,結果往往訴訟請求會被駁回,原因在于當事人不適格,不適格的當事人是不能夠觸發(fā)訴訟程序的。這時我們可以申請撤訴,列入適格的被告之后再行起訴。而對于第三人的錯誤,法院一般情況下會告知,詢問是否變更,大家依法變更就行了。
民事訴訟特別程序有哪些?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能夠賠償哪些費用?
民事訴訟哪些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登記查詢流程
2021-02-18當事人雙方怎么協(xié)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夫妻財產(chǎn)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婚內協(xié)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物業(yè)發(fā)現(xiàn)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土地經(jīng)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1-24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