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陷害罪是指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本罪與誹謗罪的界限
二者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謗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它們的主要區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3、客觀行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后者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并不告發,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成誹謗罪。
本罪與報復陷害罪界限
二者都表現為陷害他人,主要區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后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并向有關機關告發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征,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僅有捏造事實陷害他人的行為,但并未向國家機關活著有關單位告發,不是意圖他人受到刑法的處罰,那么這種一般的誣陷行為并不構成誣告陷害罪。對于誣告陷害罪的構成要件,如主體、客體、主觀、客觀方面有疑問之處,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