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后,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而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在《民事訴訟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審限是從立案開始到判決結案計算的,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二審審限則一般是3個月。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開庭時間長短是不一定的,根據案情復雜程度和法官的時間安排來確定,一般在一個小時到三個小時之間,也可能為半天。
針對于開庭時間,我國沒有明確的進行法律規定在某一時段進行開庭。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開庭的三天之前會通知到當事人,民事案件受理之后,要根據法院的排期來進行開庭時間,而刑事案件需要通過檢察院的審查起訴才能夠確定開庭時間。
交通事故法院開庭可以不去嗎?
刑事案件二審上訴后多久開庭
刑事二審上訴后多久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是否可以免除滯納金
2021-02-23房產糾紛法律意見書是怎樣的
2021-02-01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