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律師是回避主體嗎?
不是;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和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回避的主體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痘乇芤幎ā肪统龣z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外人員的回避,作了特別規定。盡管總體而言,從歷史上看,我國現行的回避制度非常嚴格,而且比其他國家的類似制度還要嚴格一些,但在我國目前司法實踐的實際運作中,這里的回避主體規定尚未能夠實現其初衷,在一些程序中,回避制度要么是消極的漠視,要么是積極、堅決的不執行,致使制度形同虛設。下面筆者將對現行回避制度的內容、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完善作如下分析:
第一,審判人員應當回避的情形。
第二,離任回避。
第三,訴訟代理人、律師的回避。
第四,回避主體中的審判人員。
第五,程序回避。
第六,法律責任。
二、回避的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 第六章。
第十六條 法官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同時擔任下列職務: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
(二)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和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三)同一審判庭的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四)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
第十七條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2、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發布《關于對配偶子女從事律師職業的法院領導干部和審判執行崗位法官實行任職回避的規定(試行)》。
第一條 人民法院領導干部和審判、執行崗位法官,其配偶、子女在其任職法院轄區內從事律師職業的,應當實行任職回避。
本規定所稱法院領導干部,是指各級人民法院的領導班子成員及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本規定所稱審判、執行崗位法官,是指各級人民法院未擔任院級領導職務的審判委員會委員以及在立案、審判、執行、審判監督、國家賠償等部門從事審判、執行工作的法官和執行員。
本規定所稱從事律師職業,是指開辦律師事務所、以律師身份為案件當事人提供訴訟代理或者其他有償法律服務。
綜合上面所說的,回避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到案件可以更好的進行處理,而對于回避的主體是不會包括有律師在內的,一般犯罪人員的直系親屬都可以擔當自己的代理人,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流程為進行辦理,這樣才能保障各自的權益。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哪些情況下民事訴訟法院人員要回避?
在民事訴訟中如何申請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再保險公司
2021-01-15拆遷補償協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