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應當回避的情況有哪些?
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二、審判人員回避的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需要明確的是,不管是律師回避還是審判人員回避,其目的都是為了司法公正的處理,避免因個人原因導致法律適用出現錯誤從而導致司法判決的錯誤,具體情況下上述人群在受理相關案件時,需要對相關情況進行合法的認定,避免造成違法行為。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
2021-03-17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農村宅基地轉讓條件及糾紛有哪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