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理民事案件回避制度的規定是什么?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在民事和刑事案件當中都嚴格的規定了回避制度,回避制度,也是為了確保審判結果的公平公正,正常情況下,審判人員有以上情形的話,都應該自行回避,但少部分審判人員如果試圖用自己手中的職權影響審判結果的話,當事人發現了就要第一時間提出來。
民事訴訟法回避對象有哪些?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在民事訴訟中如何申請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6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什么條件下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