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殺人量刑標準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為憲法所肯同,理應由其子法貫徹。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本法第233條規定故意殺人罪。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這點同有意識地實施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行為的故意殺人罪不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這里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人重傷,但由于其他人為因素的介入(如醫師未予積極搶救或傷口處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應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
過失殺人的犯罪嫌疑人在被量刑時而對其中的內容不懂,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15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保險金額確定和保險費的計算
2020-11-09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2020年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政策
2020-12-10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進行書寫
2020-12-28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