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辦理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發現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的,必要時可以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公安機關。對執行法院移送的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刑事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受理,自受理之日起10日內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決定,案情重大、復雜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決定;對申請執行人自行報案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在3日內作出立案或不立案決定,涉嫌犯罪線索需要查證的,立案審查期限不超過7日,案情重大疑難復雜,或向人民法院調取證據,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以延長至30日。人民法院認為公安機關沒有及時立案偵查或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可書面提請人民檢察院予以監督。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如何把握量刑?
在辦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案件過程中,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正確區分罪與非罪,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履行全部執行義務,確有悔改表現且未造成其它嚴重后果的,檢察機關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向人民法院建議對被告人從輕處罰;在一審判決宣告前,被告人履行全部執行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對于拒不執行支付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判決、裁定的,可以酌情從重處罰。
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刑事追訴標準一般按自然人達1萬元人民幣以上、單位達10萬元人民幣以上把握;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財產的,明顯不合理低價一般按低于市場價值50%以上把握。雖符合上述條件,但在人民法院指令期限內追回或恢復并執行的,也可不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對拒不執行法院裁決的行為,如果情節惡劣會構成犯罪。公安機關偵辦這樣案件,立案的期限不超過一個月,等立案后啟動刑事偵查,對嫌疑人采取措施,偵查期限兩個月為限。等偵查完成后,公安機關將案件移送法院審理。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栽贓陷害造謠誹謗是哪個罪名
2020-12-02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