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判決標準是什么?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明確規定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動。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唯一機關,它對各類案件制作的判決和裁定,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具體形式。判決和裁定一經生效,就具有法律強制力,有關當事人以及負有執行責任的機關、單位,都必須堅持執行。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關規定,進行申訴,而不允許抗拒執行。維護這種生效的判決、裁定的權威,就是維護法律和法制的權威,就是維護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認定情況是什么?
(1)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和裁定。判決是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就案件的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訴訟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對訴訟程序和部分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作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象的判決與裁定,包括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經濟案件等各類案件所作的判決和裁定。但從審判實踐看,主要是拒不執行民事案件、經濟案件、行政案件的判決和裁定;至于刑事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很少有可能拒不執行。
(2)是具有執行內容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謂生效的判決和裁定,包括已經超過法定上訴、抗訴期限而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以及終審作出的判決和裁定等。至于沒有生效的判決和裁定,因為尚不具備依法執行的條件,自然不會發生拒不執行的問題。
經人民法院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書生效后,能否成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對象,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種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后,即具有與生效判決、裁定同等的效力,由人民法院負責執行。因而從立法精神和司法實踐需要上來考慮,這種生效調解書也能成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對象,拒不執行刑事自訴案件、民事案件、經濟案件等訴訟中由法院主持達成并已生效的調解書的,也可以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論處。
拒不執行裁決裁定的行為,已經構成了法律上規定的違法情況,司法機關應當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特別是涉及到民事案件的處理上,還需要由受害人根據自己的訴訟請求,向法院進行起訴處理。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程序
2021-02-27業委會委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1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