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司法體系當中的程序是非常嚴格的,在不同的程序對于案件的當事人有著不同的稱呼的,例如在審判的時候被稱為原告和被告,在定罪之前是要成為犯罪嫌疑人等等。在法院的審判和宣判過程當中,有一個稱呼叫做被執行人那么這個稱呼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法院被執行人是什么意思
被執行人這個稱呼是出現在法院已經做出了終審判決之后,此時敗訴的一方是必須按照法院的判決,來做出一定的賠付或者是接受一定的懲罰的。如果當事人能夠正常的接受懲罰或者是做出賠付的話,那么這個案件就算結束了。如果當事人拒絕履行法院判決的話,此時就會被稱之為被執行人。
二、什么是強制執行:
1.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確會有一些人在法院的判決之后拒不執行,或者是以其他暴力的方式抗拒執行,此時勝訴的一方的權利就沒有辦法得到保障,那么此時國家也對于這種情況有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其中有一種就叫做強制執行。
2.強制執行的意思就是由法院出面強迫敗訴的一方來執行法院的判決,此時敗訴的一方也就被稱之為被執行人。
3.強制執行一般多用于賠款或者是賠償的判決當中。 敗訴的一方不愿意拿出錢來支付這個款項,勝訴的一方出于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將這個款項追回來的,此時就需要國家權力的介入,也就是法院可以行使自己的職權,要求銀行凍結賬戶,或者是直接強制轉賬等等。法院可以不經過被執行人的同意而對賬戶當中的財產進行處分。
4.當然,由于強制執行在一定意義上是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或者是財產權的,所以執行的程序也是相對來講比較嚴格,必須要有法院的判決書,以及在一定期限之內敗訴的一方明確表示拒絕履行或者是用其他理由的行為來抗拒履行自己義務的證據,只有滿足了一系列的法定條件之后才可以進行執行。
5.被執行人拒絕履行自己義務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最常見的什么也不做,還有暴力,威脅等方式抗拒執法之外,如果違反了法院的一些禁令的話,也可以視為拒絕履行裁定。例如在一些經濟類的制裁當中會宣判被執行人不可以進行高消費,例如買車,買房等等。那么,如果被執行人在執行期間進行了這樣的行為的話,就說明無視法院的禁止令,此時也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他的身份就變成了被執行人。
6.被執行人如果在法院強制執行之后還以其他暴力威脅手段,或者是強硬的措施拒絕執行的話,就會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單,這對于以后的貸款,出行等都是有非常大影響的。
以上就是關于在法院的審判過程當中,被執行人是什么樣的意思,通常是在什么樣的階段出現的,以及被執行人會面臨到怎樣的懲罰和強制措施。在我國必須是要遵守法律法規以及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的,否則將會面臨非常嚴重的后果。
怎么掌握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
被執行人配偶的財產不能直接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做俯臥撐癱瘓,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1-08領導發的色情圖片給員工公司有什么責任
2020-11-27中止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5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