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未遂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侵害的客體不同、犯罪的目的不同和構成犯罪的條件不同三個方面。
一、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哪些
所謂故意傷害罪,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是指故意的非法損害他人健康的行為。
所謂故意殺人(未遂)罪,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由于行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為。
故意傷害罪與故意殺人罪雖然在行為結果、犯罪主體、罪過形式方面相同,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容易混淆,二者主要的區別是:
(一)侵害的客體不同
故意傷害罪。侵害的客體是他人的健康。因此,傷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認為是犯罪。所謂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對人體組織完整性的破壞或對人體器官正常機能的破壞,但是,只有給他人造成肉體上的暫時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認為是侵害他人健康;而故意殺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體則是他人的生命權利。
(二)犯罪的目的不同
故意傷害罪,行為人只想傷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損害,并沒有剝奪他人生命的目的。對被害人的死亡,屬于過失;而故意殺人(未遂)罪,行為人主觀心理狀態和殺人既遂是一致的,行為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剝奪他人的生命,并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殺人未遂,即死亡的結果所以沒有發生并不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故意的內容的改變,只不過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某種原因沒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因此,區別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未遂)罪,不能單純地看行為結果。如果行為人主觀心理是追求他人死亡的目的,雖然沒有發生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也不能認為是故意傷害罪,而應認定為故意殺人(未遂)罪。
(三)構成犯罪的條件不同
故意傷害未遂不為罪;而故意殺人未遂構成犯罪。即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罪。
二、故意傷害罪怎么判?
(一)犯故意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行為人的主觀意識上面,前者僅僅只是想對他人的人身造成傷害,而后者則是直接向殺死對方,剝奪對方的生命。除此之外,在量刑處罰上面也是有不同的。更多這方面的法律知識,你可以到律霸網的相關欄目進行具體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