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兩種行為方式的認定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不同于“違反國家規定”,前者的范圍更為寬泛。如前所述,我國尚未制定專門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但一些專門的法律、法規對特定領域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有專門規定。此外,違反部門規章等關于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的,也可以認定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根據信息來源的不同,此種行為又可以區分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和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實踐中需要依據有關規定,準確判斷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否“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而不能僅以是否經權利人同意作為判斷標準。例如,為了偵查、起訴、審判工作的需要,依據有關法律向司法機關提供有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人信息的,雖未經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許可,但屬于合法提供。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對此,需要著重把握“其他方法”的范圍問題?!案`取”是指采用秘密的或者不為人知的方法取得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捌渌椒ā?,是指“竊取”以外的其他方法,如通過收買、欺騙等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實際上,竊取也是非法獲取的方式之一。關于“其他方法”是否必須自身具有非法的性質,即其他方法是否只包括詐騙、脅迫等自身具有非法性質的方法,而不包括購買、接受贈與等自身不具有非法性質的方法,存在不同認識。我們贊同從行為人獲取行為的本質屬性角度加以判斷,而不論獲取行為是否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即只要行為人沒有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依據或者資格而獲取相關個人信息的,即可以認定系“非法獲取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沒成功怎么辦
2020-11-18工作時間摔了一跤算工傷嗎
2020-12-11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并購公司的價值怎么算
2020-12-01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0-11-12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附條件生效多久生效
2021-03-06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