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那些權益受到傷害的公民提供了多種救濟途徑,而國家賠償因為也具有彌補權益受損的公民的功能,所以也被理所當然的被大家歸入到了救濟的行列當中去,但是思來想去也不能確定國家賠償是什么救濟類型。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國家賠償是什么救濟類型?
一、國家賠償是什么救濟類型?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所以國家賠償不屬于國家規定的救濟途,只是某些政府工作人員的錯誤,給公民造成一些傷害,國家給予的精神和物質彌補。
二、我國法律規定的救濟途徑
(一)法律救濟
所謂法律救濟,是指依據法律方式或者類法律方式對當事者受到損害的權利進行救濟。筆者以為,法律救濟方法主要包括司法救濟、仲裁救濟和行政司法救濟。
(二)司法救濟
司法救濟,又被稱為司法機關的救濟或者訴訟救濟,指的是人民法院在權利人權利受到侵害而依法提起訴訟后依其職權按照一定的程序對權利人的權利進行補救。司法救濟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第一,救濟范圍具有廣泛性;第二,救濟方式具有受動性;第三,程序具有法定性;第四,結果具有強制性;第五,效力具有終局性。正是因為司法救濟具有以上特點,所以我們將司法救濟作為現代社會最重要、最正式的權利救濟方式,發揮著社會減壓閥與平衡器的作用。司法機關依靠一系列公正且嚴謹的程序以及法官的人格魅力和職業專長,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其中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這是包括行政機關在內的其他機關所難以比擬的。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司法救濟被稱為權利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構成現代權利救濟體系的一個重要支柱。司法救濟是法律救濟的核心。這里需要指出的一點就是,在現代社會,司法僅僅是實現權利救濟的渠道之一,在大力弘揚法治建設的今天,我們不能片面地把一切糾紛和社會矛盾都納入法律渠道來解決,這樣是對法治的膚淺理解。即便是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是主張通過社會自治能力的強化來解決各自糾紛,從而使司法機關可以專門解決其他渠道解決不了,需要提交司法程序的問題。總之,司法為核心并不意味著一切糾紛都要由法院解決,也不意味著提交法院解決就一定是處理糾紛的最佳方式,而且也沒有必要讓法院來擔負這個職責。
(三)仲裁救濟
仲裁救濟是法院外提供的一種救濟方法,其意是指根據當事人之間的合意即仲裁契約,把基于一定的法律關系而發生或將來可能發生的糾紛的處理,委托給法院以外的第三方進行裁決。這種救濟方法歷史悠久,民商事仲裁淵源于原始社會氏族部落首長對內部糾紛的居中公斷,其作為一項制度最早為政治國家所接受是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依據《牛津法律大辭典》記載,早在古希臘,仲裁就很盛行,很多城邦國家都設有公共仲裁人。在雅典,人們經常任命私人仲裁員根據公平原則解決爭議,以減輕法院的壓力。歷史發展到今天,這種救濟方法被保存下來。在西方的工業化社會,法庭外的救濟方式遠比人們所認識到的為經常。一般來說,大型企業對于它們之間或它們與公共權力機關的爭議,只有當不能自行解決時,才將其提交法院系統。所涉及的經濟利益越大,經過仲裁解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與訴訟相比,仲裁的功能特點在于程序簡便、結案較快、費用低廉、不具備行政特色、能獨立公正和迅速地解決爭議,給予當事人充分的自治權;同時具有客觀性、靈活性、保密性、終局性和裁決易于得到執行等特點。而且,隨著人們權利意識的提高,人們對救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渴望救濟的獲得更加高效率、低費用及意思自治。總之,仲裁是在審判之外發展起來的又一條權利救濟途徑,一方面它可以彌補訴訟的弊端,與之形成互補,另一方面又與訴訟展開競爭,互相牽制。這對于減輕法院的辦案壓力,提高辦案效率,克服地方保護主義都是不無裨益的。
(三)行政司法救濟
行政司法救濟是指行政機關作為救濟主體為權利人提供的法律救濟方式。從現代法制的發展來看,行政司法救濟的產生和存在的基礎是近現代社會行政管理對象的復雜化而需要貫徹司法程序的公正性所致。行政管理對象的復雜性不僅僅指糾紛在數量上的增多,而且糾紛在性質上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也越來越強。如果把這類糾紛直接訴諸于法院,會產生兩大問題,一是增添“訟累”,二是不利于簡便、及時、有效地解決糾紛。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由具有一定法律知識、具有相關知識和技能以及行政管理經驗的人員組成專門機構,不同程度地參照司法的程序化要求并體現行政效率的原則,從而保證提供公正、合法、效率的救濟。同時,這種救濟方法與司法救濟適當銜接,保證了辦案的質量和法律效力。行政司法這種特定的權利救濟機制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和政府對經濟間接干預的重要手段。其中,以英國和美國的行政裁判制度最為典型,一般所通行的是行政復議制度和行政裁決制度,所裁處的對象既包括行政糾紛又包括民事糾紛,且更注意采用司法程序和尊重當事人的權利。相類似的,我國的行政司法救濟也主要包括行政復議和行政裁決兩種形式。
小編只能說國家賠償不屬于任何一種救濟類型,因為國家賠償只是為補救自己因錯誤行為而損害公民的事實才出現的一種特殊的賠償方式,而它的特殊點就在于賠償的主體是國家而不是普通公民。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丙等醫療事故怎樣賠償?
2020-12-142020醫療技術事故是什么意思
2020-12-02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