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認定虐待被繼承人
“虐待”,具體是指經常以打罵、凍餓、捆綁、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各種方法,從肉體、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殘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行為。虐待行為與偶爾打罵或者偶爾體罰行為的明顯區別是:虐待行為往往是經常甚至一貫的,具有相對連續性的家庭暴力。“家庭成員”,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員。非家庭成員間的虐待行為,不構成本罪。
(一)虐待家庭成員必須是情節惡劣的才能構成犯罪。這里的“情節惡劣”,是能否構成虐待罪的重要界限,具體是指虐待的動機卑鄙、手段兇殘;虐待年老、年幼、病殘的家庭成員;或者長期虐待家庭成員屢教不改的等等。實踐中應當注意:如果行為人是故意要致使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而采取長期虐待的方式來實現其犯罪目的的,不應按虐待罪來進行處罰,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了故意傷害罪或者殺人罪,應依照故意傷害罪或者殺人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虐待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對于犯虐待罪,在沒有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情況下,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機關提出控告的才處理,對于被害人不控告的,司法機關不能主動受理,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當然,告訴的才處理,但被虐待的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二、虐待被繼承人會喪失繼承權嗎
虐待,是指經常故意地折磨、摧殘家庭成員,使其在肉體或精神上蒙受損害的行為。虐待可以是積極的、作為的方式;也可以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的方式。前者如打罵、恐嚇、強迫過渡勞動、限制人身自由;后者如不予衣食、任其凍餓、患病不給治療等。遺棄,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負有贍養、、扶養義務而拒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遺棄是以不作為的方式出現的,即應為而不為,致使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
根據我國《繼承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家庭成員有虐待、遺棄行為,在繼承遺產方面有以下法律后果:對遺棄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所謂情節嚴重的,法院通常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來認定,如果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不論是否追究其刑事責任,都將喪失繼承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么認定虐待被繼承人”問題進行的解答,虐待家庭成員的表現主要是打罵、捆綁、凍餓等的行為,對被虐待人造成身體、精神上的傷害,虐待被繼承人會喪失繼承權。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社部:努力實現至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
2020-12-01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