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罪中關于不當利益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我國1997年《刑法》第389條第1款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所以,認定行賄罪要求主體主觀上具有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方可成立.關于對"不正當利益"的界定,盡管眾說紛紜.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不正當利益的外延不易過寬,只要國家明令禁止獲取的利益才是不正當利益.也就是說,"不正當利益"等同與"非法利益."
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以財物的行為。
本罪主要特征:
(1)行為人主觀上出于故意,目的是利用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私利。
(2)客觀上實施了以金錢、貴重物品、滿足各種私欲等賄賂收買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條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條 【行賄罪的處罰規定】對于犯了行賄罪的,將會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如果因為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造成了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將會被判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如果造成了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如果行賄人在被追訴前有主動交待其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是如果,行賄犯罪行為較輕,并且也對偵破重大案件起到了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關于行賄罪必然會涉及到受賄罪,因為如果行賄罪既遂之后,受賄罪可能也會因此構成犯罪,但是還是要具體的分析,一般二者是同時產生同時消滅的,如果受賄人不接受,也可能產生不一樣的后果。
行賄罪立案機關是誰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有哪些?
個人行賄罪怎么量刑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規定請求撤銷婚姻時效是多久
2021-01-03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