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給孫子屬于遺贈行為
根據繼承法之規定,孫子女、外孫子女并不是法定繼承人,所以這種情形應屬遺贈。那么孫子在受遺贈后的法定期間內要接受遺贈,這樣才能合法得到該遺產。
還有一個問題要說明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的內容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有些沖突。二十五條規定接受的起始時間是“知道受遺贈”之日起算,而《意見》第53條規定,“繼承開始后,受遺贈人表示接受遺贈,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本條把接受的時間擴大為“繼承開始后”,也就是受遺贈人即使沒有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表示也可以在“繼承開始后”作出意思表示。這一規定對保護受遺贈人的利益更為有利。
遺贈與贈與的區別
1.遺贈是遺贈人生前所謂的單方法律行為;贈與是贈與人和受贈人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
2.遺贈是于遺贈人死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贈與則是贈與人和受贈人生前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遺贈與遺囑的異同
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被繼承人以遺囑處分個人財產的方式,都須具備遺囑的有效條件才能有效。這是二者的基本相同點。但依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贈與遺囑繼承有以下主要區別:
第一,受遺贈人與遺囑繼承人的主體范圍不同。受遺贈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任何自然人,也可以是國家或者集體,但不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之內的人;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之內的人,而不能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也不能是國家或者集體。
第二,受遺贈權與遺囑繼承權的行使方式不同。受遺贈人接受遺贈時,須于法定期間內作出接受的明示的意思表示。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遺贈。“遺囑繼承人接受繼承的,無須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自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遺囑繼承人未表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
第三,受遺贈人于遺囑繼承人取得遺產的方式不同。受遺贈人不能直接參與遺產的分配,而是從遺囑執行人處取得受遺贈的財產;而遺囑繼承人可直接參與遺產分配而取得遺產。
根據繼承法之規定,孫子女、外孫子女并不是法定繼承人,所以這種情形應屬遺贈。那么孫子在受遺贈后的法定期間內要接受遺贈,這樣才能合法得到該遺產。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天津市各勞動仲裁機構聯系方式
2020-11-30非法行醫方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9哪些情況下可以適用民事司法賠償
2021-02-11冒名頂替勞動仲裁會受理嗎
2021-03-21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