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沉默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訊問或出庭受審時,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權利。在西方各國的刑事訴訟中,大都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權,并且被認為是受刑事追訴者用以自衛的最重要的一項訴訟權利。
沉默權有利于遏制刑訊逼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目前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刑訊逼供的現象屢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社會各界反應強烈,它確實已成為一項久治未愈的痼疾,我們無須回避這個問題。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我國有一些學者堅決主張引進沉默權制度,期望由此而對刑訊逼供現象加以有效的遏制。這是一個良好的愿望,問題是:通過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權,究竟能否有效地遏制刑訊逼供?這個問題有待于論證。
就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來看,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都規定了“嚴禁刑訊逼供”的條款。誰都知道,刑訊逼供不僅是一種違法行為,而且是一種犯罪行為,依法應予嚴懲。但是,盡管立法采取了“嚴禁”的態度,但刑訊逼供的現象卻未能杜絕,刑訊者照打不誤,甚至把人打死或致殘,他也會認為是小事一樁,千方百計地編造各種假話試圖掩飾過去。除非被打死或致殘者的家屬有什么背景,借助新聞媒體予以曝光或直接捅給了高層領導下令迫查實在遮掩不住外,其他的通常都會被輕易地掩飾過去。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蓋由于目前除了“嚴禁”的正面規定之外,尚缺乏與之配套的制約措施。換句話說,在制度上還存在重大的缺陷。
刑訊逼供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犯罪,它與其他各類犯罪均有很大的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其一,刑訊逼供是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實施的犯罪。執法犯法的問題再由執法機關自己去查處,往往會“官官相護”,盡量為犯法者開脫,或者以“好人犯了錯誤”之類的托詞為其減輕罪責。其二,刑訊逼供是一種很難證明的犯罪,在通常的情況下幾乎是無法證明的。因為在刑訊時并無第三者在場,被拷問者既不可能提供證人來證明他曾經被拷打,也不可能拿出照片、錄像等有力的證據確證其事。因此,即使法律規定當事人有控告的權利,但刑訊者根本不怕你去控告,他“有恃無恐”。因此,要想用賦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權的辦法去遏制刑訊逼供這樣一種非常特殊的犯罪,不能說絲毫不起作用,但可以肯定難以發揮出預期的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受買人的成交價中包含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