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體要件:他人的生命權利。
2.客觀要件:
(1)對象:他人,即行為人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自然人。
生命的起點:出生(判斷標準是“獨立呼吸說”)
生命的終點:死亡(判斷標準是“綜合標準說”,即自發呼吸停止、心臟跳動停止、瞳孔反射機能停止)
(2)行為:殺。
①“殺”人行為的本質:通常情況下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危險。
由于刑法規定故意殺人罪的目的在于保護他人的生命權利,所以,“殺”人行為的本質必然是侵犯他人的生命、具有導致他人死亡危險的行為。不僅如此,即使某種行為具有導致他人死亡的危險性,但如果這種危險程度極低,刑法也不可能將其規定為犯罪,這種行為也不可能成為殺人的實行行為。因此,“所謂‘殺人’行為,并不包含偶然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一切行為,而必須是類型性地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例如,希望他人死于新干線事故而使他人勉強乘坐新干線,即使碰巧實際上發生事故而死亡,也不能說使他人乘坐新干線的行為是‘殺人’行為。只是意欲、意圖發生結果還不能說實行了殺人罪。”(1)就是說,“殺”人行為是具有侵害他人生命的緊迫危險性的行為。
②殺人行為的表現形式:作為(包括暴力方法,也包括精神沖擊等心理方法)與不作為。
③殺人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如果是合法剝奪他人的生命,例如正當防衛殺人等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罪。
(3)結果:他人的死亡。
3.主體要件:已滿14周歲的自然人。
4.主觀要件: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