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行賄其負責人怎么確定?
在單位行賄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都負有同等的責任。這種犯罪雖然也是自然人實施的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但它與傳統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員那樣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而只能根據他們在單位行賄犯罪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和次要責任人員。對于確定直接責任人員的主次,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職權的大小。職責權限越大,應負的責任也就越大。
(2)因果關系的形式。在因果關系鎖鏈中,起支配作用的行為人負主要作用。
(3)所起作用的程度。主動出謀劃策、積極實施者,所擔負的責任相對要重。
二、在對“單位行賄罪”適用刑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罰金刑的適用問題。根據《刑法》第52條的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對單位判處罰金時,同樣應遵循這項原則。但是,中國刑法總則中的罰金刑,沒有具體的法定數額,而刑法分則中對貪污賄賂罪的罰金也是如此。在目前尚無立法規定的情況下,應通過司法解釋的途徑,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建議參照其他經濟犯罪的標準,以單位行賄犯罪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處以罰金較為適宜,當然給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大小、犯罪手段是否惡劣等情節亦應綜合考慮。
(二)直接責任人員的范圍及其刑事責任的劃分。這里所指的直接責任人員是《刑法》所稱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統稱。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直接策劃、組織、指揮或批準犯罪活動的單位領導人員,通常情況下為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一概而定,不知道或不起決定作用的單位領導人,不能成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主管人員。有的單位領導人官僚主義、玩忽職守或被壞人蒙蔽、受騙上當,應負黨紀、行政責任,甚至要負玩忽職守或其他瀆職犯罪的刑事責任,但不應承擔行賄犯罪的刑事責任。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則指直接實施、積極參加犯罪活動,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單位行賄罪,往往不是靠一、二個自然人的行為來完成,其涉及的人員可能較多,其中有的人確實不知情,有的明知不對或可能有問題,但懾于權力而實施了行賄行為,對這些人員應與“直接責任人員”區別開來。
在單位行賄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都負有同等的責任。這種犯罪雖然也是自然人實施的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但它與傳統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員那樣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而只能根據他們在單位行賄犯罪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和次要責任人員。
在當今社會中也是會有許多不法分子為了達成自己的不法目的或者是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一定的財物后就是屬于行賄罪,那么當出現了行賄行為后后也是會對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以及社會大眾的利益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所以說司法機關在發現了受賄行賄的行為后也是會根據涉案情節和造成的后果進行處罰。
行賄金額達到多少才構成行賄罪
個人金額達到多少算行賄罪?
最新行賄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防范制度是怎樣的
2021-01-12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贍養糾紛調解能否涉及財產
2021-01-18事實婚姻是否受法律的保護
2021-01-05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票據行為票據能力是如何的
2021-01-08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