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占罪的犯罪主體是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而且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因而是特殊主體。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是指本單位的財物。
①非國有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包括董事、監(jiān)事、經理、負責人、職工利用職務之便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他們或者有特定的職務,或者從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職務之便或工作之便侵占單位財物而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②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本單位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也應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
從法律屬性上分析,本單位財物不僅指單位所有的財物,而且應包括單位“村有”的財物,即本單位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契約約定臨時管理、使用或運輸?shù)乃素斘铩?/p>
從自然屬性分析,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
司法實務中,難點在于是否把無形財產作為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無形財產指不具有自然形態(tài),但能為人們提供某種權利并帶來利益的財產。由于實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電熱聲光等能的廣泛利用,迫使法律擴張物的概念。于是,電熱聲、光等自然力,亦被拆為物,而不拘于“有形”。但權利仍不包括在內。我國民法亦應如此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guī)定:“盜竊公私財物,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因此,按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和“物的觀念之擴張”理論,無形財產應成為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但是,人為知識產權的專利權、商報權、功作權和商業(yè)秘密等,不同于有形財產,也不同于電力、熱能、煤氣、天然氣等無形物,這類無形財產不應作為職務侵占罪的犯罪對象,應根據(jù)具體情況以侵犯知識產權罪定罪量刑。
侵占對象應以是否控股和投資比例為標準來界定混合型經濟的財產性質。即國有、集體控股(控股51%以上為絕對控股,35%—51%為相對控股)或投資比例占多數(shù)的企業(yè)財產,應全額認定為公共財產;不控股或投資比例占少數(shù)的企業(yè)財產,一律不認定為公共財產。黨的十五大報告對股份問題指出:“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其有明顯的公有性?!蔽覈谭?a href='http://m.6065bob.com/xingfa/8.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罪刑法定原則,其含義就是“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敝匾詡€人自由為價值取向,體現(xiàn)了刑法保障人權的精神。
司法實務中,解釋刑法必須體現(xiàn)罪刑法定原則的精神。在法律規(guī)定不明確的情況下,按照刑法罪刑法定原則,就要作有利被告人的解釋。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集體企業(yè)和人民團體中管理使用或者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卑褔?、集體控股或投資比例占多數(shù)的企業(yè)中的私人財產,從而以公共財產論。筆者認為,按照控股和投資比例來界定混合型經濟的財產情況。
《刑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可以作為法律依據(jù),也便于司務實務人員掌握。這一問題,有待于立法和司法機關加強調研,盡快從立法或司法解釋方面加以明確。
綜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部內容,如果有更多相關的問題需要法律咨詢,歡迎到律霸網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yè)改制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23晚上擾民該向哪里投訴
2020-11-16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兩人公司要成立股東會嗎
2021-02-07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淺談美容手術醫(y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fā)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