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透支應怎樣懲處
惡意透支信息卡是信用卡詐騙罪的一種表現形式。對于信用卡詐騙罪量刑標準,我國《刑法》第196條第1款明確規定,“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的,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犯禁;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5000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5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20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是指將所有的詐騙所得的財物全部揮霍,且無力償還的,或者多卡惡意透支的等等。
惡意透支信用卡行為如何認定
透支是指在銀行設立賬戶的客戶在賬戶上已無資金或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經過銀行批準,允許客戶以超過其賬上資金的額度支用款項的行為。透支實質上是銀行借錢給客戶。所謂惡意透支,根據《刑法》第196條第二款的規定,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
犯罪性的惡意透支有下列要件構成:
(1)主體要件。僅限于合法持卡人。騙領信用卡人和其他非經申辦程序而基于諸如借用、拾取、收買、盜竊、搶劫等行為持有信用卡的人員,不能成為惡意透支的主體
(2)主觀要件。行為人的主觀罪過形式是故意,包括對規定限額、規定期限的明知和非法占有目的。行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一般基于對其行為的推定,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拒不歸還既是行為的一個客觀方面,又是推定非法占有目的的重要依據。推定過程中,要區別具有主觀惡性的拒不歸還與存在合理的客觀因素的不能歸還,前者是主觀不愿,后者是客觀不能。信用卡的透支本身是一種高風險的業務,銀行應充分意識到其風險成本,如果持卡人在透支后,確屬有不可抗力等正當理由客觀上不能歸還的,基于刑法的謙抑性,不應作犯罪處理。司法實踐中,行為人有下列行為,可以認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持卡人巨額透支后攜款逃跑的;透支用于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透支款項無法歸還的;將透支款項用于揮霍、購買奢侈品,大大超過其實際支付能力的。
(3)客觀要件。犯罪性的惡意透支的客觀方面有兩種表現。一是,超過規定限額透支,經催收不還,此稱為超限額的犯罪性惡意透支。所謂透支限額,是指發卡銀行規定的持卡人可使用的超過其實際存款余額以上的最高限額,包括單筆透支限額和月累計透支限額兩種。超過限額透支的,發卡銀行隨時都可以催收。按照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精神,“不歸還”是指在“收到發卡銀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仍不歸還”;如果行為人未經催收自動歸還或者在催收后歸還透支款項的,不以犯罪處理,構成不當透支,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另一是超過規定期限的透支,經催收不還的,此稱為超期限的犯罪性惡意透支。《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準貸記卡透支期限最長為60天,發卡行有的規定為1個月。若透支額雖沒超過限額,但超過上述期限,經發卡行催收后仍未歸還的,構成犯罪。催收后行為人歸還的期限為3個月。如果行為人未經催收自動歸還或者在催收后歸還透支款項的,不以犯罪處理,構成不當透支,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惡意透支應如何懲處”問題進行的解答,惡意透支信息卡是信用卡詐騙罪的一種表現形式。對于信用卡詐騙罪量刑標準,我國刑法第196條第1款明確規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