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占罪與尋釁滋事的區別有哪些
在于妨害公務罪侵犯的客體是刑法規定的四類人員的公務活動。而尋釁滋事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秩序。
從客觀方面看,前者主要表現為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的。而后者主要表現為肆意挑釁,無事生非,起哄鬧事,進行騷擾的破壞行為。
而從主觀方面看,前者是具有妨害公務的故意,而后者的故意往往表現為多種。
二、尋釁滋事罪的認定
1、行為的方式和手段。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對危害結果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心理的傷害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時,應該考察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開或者組織的方式等。
2、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和間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結果是行為直接對社會造成損害。間接不良后果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或間接引起的損害。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殺,是否引起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等,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
3、行為的時間和地點。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場所的滋事活動當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表明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決定著行為人接受改造的難易程度。是否多次尋釁滋事、屢教不改,也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妨害公務罪的認定
1、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抵制國家工作人員違法亂紀行為的界限。極少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假公濟私,濫用職權,違法亂紀,損害群眾的利益,引起公憤,群眾對之進行抵制、斗爭是應當支持、引導的。
2、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對政策不理解或者態度生硬而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發生爭吵、圍攻頂撞、糾纏行為的界限。群眾圍攻、頂撞國家工作人員,通常是由于群眾對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宣布的某項政策、決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見,向國家工作人員提出質問,要求說明、解釋、答復、由于情緒偏激、態度不冷靜、方法不得當而形成的對國家工作人員的圍攻、頂撞行為。在圍攻、頂撞過程中,常伴有威脅性語言和類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為,在客觀上妨害了公務。
尋釁滋事罪與侵占罪都存在危害公共安全,但是客觀方面存在些許不同,而且兩個罪名的犯罪對象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處理兩個罪名的案件的時候要注意區分。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業競爭限制協議是怎樣的
2021-02-24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保戶須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