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原告與被告在法庭上可以聘請專業的律師為各自進行辯護,并取得合理的審判結果。那么,罪嫌疑人家屬請律師有何作用?這對大多數的犯罪嫌疑人來說無疑是證明自己的最好辦法,當然在審判結果為出來之前,嫌疑人也有沒有犯罪的可能性。
一、,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未經法院審判,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所以,在法院最終生效判決做出之前,被告人不叫“罪犯”而叫“犯罪嫌疑人”,即只是懷疑其犯罪。既然是懷疑,就可能構成犯罪,也可能構不成犯罪。直接說某些殺人案、強奸案、搶劫案的被告人是死刑犯,其實是錯誤的。
二,在法院做出有效判決之前,從理論上來說,被告人是否犯罪、應否判處刑罰、判處何種刑罰都是未知數,都在查明階段(否則不要法院了,公安局直接判了就可以了)。
既然是查明階段,就需要有人來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這個人就是律師。
三,律師作為辯護人,有自己獨立的法律地位,根據事實和法律發表自己的法律意見,來實現實質正義和程序正義。
辛普森案是實現程序正義的一個典型案件,這個案件中主辦警察對法庭說了謊,根據法律規定不得采納其證言,導致辛普森被判無罪(即使大家都認為是他干的)。
四,最終會被判決死刑的被告人也有合法權益。
會被判處死刑,只是一個推測,最后未必。即使這個推測基本上沒有問題(這種想法往往是危險的),被告人也有合法權益。比如,是否刑訊逼供、被害人是否存在過錯、是否自首立功等等。
其實,很多人們認為板上釘釘的死刑犯,最后會被認為屬于錯殺。比如河北聶樹斌案件,到現在仍然存疑。錯判,還有機會賠償。錯殺,怎么辦?人死不能復生。防止錯殺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重視辯護律師的意見。所以,律師要為“死刑犯”辯護。
為他委托辯護律師,律師在偵查階段可以:
(一)向公安機關(檢察院)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
(二)與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有關情況;
(三)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
(四)為犯罪嫌疑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取保候審)。
通過上文詳細的講述,您覺得罪嫌疑人家屬請律師有何作用?犯罪嫌疑人不管是否構成犯罪與否,都應通過正常的法律程序進行審判,同時犯罪嫌疑人的家人是有權為自己的家人進行辯護的,因此,法律面前人人應當平等,切勿讓違法犯罪分子脫離法律的管制。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離婚中偷拍偷錄的證據有效嗎
2021-03-19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