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中雇員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有哪些
個人獨資企業中雇員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兩者的區別在于:
首先,主體不同。侵占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即任何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罪主體;職務侵占罪的主體則是特殊主體,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一款規定,職務侵占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也就是說該法條所指公司、企業也應當是“單位”。
其次侵犯的客體和對象不同:
侵占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財物;而職務侵占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和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
第三,二者在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
侵占罪要具備非法占有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埋藏物且數額較大,并具有拒不歸還的行為;而職務侵占罪則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通過盜竊、詐騙、侵吞或其他方法非法占有本單位的財物。
最后,二者適用的訴訟程序不同。
侵占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只有數額達到一個較大的范圍時才追究,且不是國家主動追究,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而職務侵占罪的社會危害性遠遠大于侵占罪,故需要國家主動追究,屬于公訴案件。
由此可見,究竟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還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區分侵占罪和職務侵占罪的核心標志。而只有根據刑法規定的本罪主體的具體情況,才能正確認定行為人究竟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還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也就是說假如個人獨資企業屬于自然人范疇則其雇員的行為肯定屬于前者,而假如屬于刑法271條第1款所指的“單位“的話則可能屬于后者而必不屬于前者。因此個人獨資企業這一主體是否是“單位”就成為關鍵所在。
簡而言之,一般法律關系中所指的單位,是包括法人、合伙組織、非法人團體等在內的自然人集合。個人獨資企業是否屬于單位則是由其社會經濟屬性來決定的,下面就通過對其社會經濟屬性的分析來確定個人獨資企業的法律地位以便準確揭示本文所研究對象行為的法律屬性。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青島天價櫻桃構成消費欺詐嗎
2020-11-08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