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造成國家損失的確定是怎么樣的?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6個月以上,或者破產的;
7、弄虛作假,不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緩報、謊報情況,導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結果繼續、擴大,或者致使搶救、調查、處理工作延誤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5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本條第2款規定,徇私舞弊犯本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因此,玩忽職守罪必須在客觀上給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有無重大損失,是構成本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由此可見,直接經濟損失是構成玩忽職守罪客觀方面的主要內容,又是認定玩忽職守罪的主要依據。依照玩忽職守罪的定義,可以將玩忽職守罪的直接經濟損失理解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職責,直接造成國家、集體經濟利益的重大損失。
根據玩忽職守罪的立案標準,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以下標準的,即可立案:1、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2、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3、雖未達到1、2兩項數額標準,但1、2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
大部分的經濟類犯罪都要求主體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因為具備這樣的身份,所以可以更容易的利用職權進行犯罪活動,所以對于此類犯罪更應當從重處罰,因為身份的特殊,對于社會的責任應當更大。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處罰玩忽職守罪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腹腔鏡術后三天死亡如何維權
2021-02-20公證的不可撤銷的效力
2020-12-20股權轉讓違約要繼續履行嗎
2021-03-17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