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犯罪構成的內容是什么
1、犯罪主體
本罪的犯罪主體既可以是年滿16周歲且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單位觸犯此罪的現象越來越多,而且單位較自然人具有更明顯的經濟、技術優勢,一般情況下其產生的社會危害性較自然人犯本罪更大。
單位可以成為本罪犯罪主體。
2、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違反國家規定會產生非法侵入國家重要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危害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過失侵入國家重要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不構成本罪。
3、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
4、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規定實施了侵入國家重要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本罪的犯罪對象是指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這三個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安全保護條例》等法規。所謂“侵入”,是指未取得國家有關主管部門依法授權或批準,通過計算機終端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具體分為兩種行為類型:一是沒有訪問權限的人通過竊取登錄口令,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第二種是有訪問權限的人越權進入其他領域,即擁有系統部分領域訪問權限的人超越自己的訪問權限,進入該系統中其他沒有訪問權限的領域。對于第一種行為而言,行為人盜用管理員賬戶密碼也有多種方式,例如,通過破解計算機的保護措施獲取登錄口令;通過木馬程序,繞過計算機支全保護系統登錄計算機等。對于第二種行為而言,合法用戶可以修改自身某些訪問控制信息,系統無法判斷這種操作是用戶主動進行的還是木,從而獲取進入計算機無權訪問的領域。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本罪的設立是出于對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特殊保護。只有侵入這些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才構成犯罪。對侵入其他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不以本罪論。雖然本罪是行為犯,但是,對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以犯罪論處。
以上就是關于這個罪名構成要件的內容介紹,大家看完之后就清楚了什么時候能構成犯罪,對于那些IT精英來說需要做詳細的了解,避免自己構成犯罪了卻不知道的情況發生,那樣對自己才有更好的保護。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想找律師咨詢的,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
2021-01-17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拆遷補償權是否有時效的限制
2021-03-18房屋拆遷補償談判有什么技巧
2021-01-03南寧不動產拆遷交換轉移登記辦理指南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