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尋釁滋事罪的起因,怎么處理
尋釁滋事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已滿14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情節輕微或有積極悔過、賠償受害人等能減輕刑罰的情況的可能會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判處三年以下,則可適用緩刑的規定。受害人一方可在公訴階段提起刑附民的賠償訴訟。
未成年人犯尋釁滋事罪原因分析
在全國范圍內,這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已經不是典型案件,并且其發生率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結合全國各地的案例和我院辦理的這幾起案件,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的自身特點所致
“青春期”正是人一生發生變化最大、最煩惱不安的時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易沖動,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思想尚未定型,、辨別是非的能力差,但是他們的好勝心及模仿性又極強,這就使得他們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誤入歧途。
2、社會輿論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形成了錯誤的行為導向
具體言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內容:
(1)影視劇多存在暴力情節,并多以所謂的“義氣”為正面謳歌的主題。這就使得尚無完全辨別能力的青少年產生模仿的心理,當現實生活中出現類似的情況時,他們很容易“寄情于景”,從而誘發犯罪。
(2)網絡資信泛濫,缺乏監管。網絡的發展與普及一方面給人們的獲取知識帶來便利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資信信息審核不嚴,導致各種資信泛濫,不良信息嚴重侵蝕著未成年人的思想。
(3)網絡游戲多血腥、暴力。網絡游戲中的虛擬世界在極大的滿足青少年感官刺激的同時,也極大地影響著他們單純的心理和行為。一旦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游戲中的情形,游戲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發生重合,極易引發犯罪。
3、家庭或監管人監管不力
在家庭教育上,父母缺乏對孩子的正面教育、道德教育、正確行為教育和理想教育,過分溺愛使很多孩子缺乏責任心和上進心。在學校教育上,過分強調應試教育,疏忽了對孩子人格的塑造,“唯分數論”給成績不理想,升學無望的學生造成極大壓力,也使用他們被主流群體所排擠,最終大多由學校流失到了社會上。
4、道德與法制觀念普遍淡薄
這些案例中的被告人大多輟學在家,由于學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被告人對犯罪行為的危害性沒有認識,甚至有的被告人并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何不妥。此外,在社會不良思想的侵蝕下,他們的抵御能力差,行事易沖動,且不計后果。例如在王某、關某故意傷害陳某一案中,關某就是存在要給對方厲害看看的心理而出手打人。
尋釁滋事罪
尋釁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起哄鬧事,毆打傷害無辜,肆意挑釁,橫行霸道,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未成年有犯罪行為的一般會對其從輕處罰,但是還是需要看犯罪的嚴重程度的進行定義,可能會受到刑事上的處罰,比如說有期徒刑與罰金。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經濟糾紛會異地審理嗎
2021-03-25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21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