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偽證罪,是司法實踐中一大難題。根據1997年新刑法實施以來的經驗總結和實際情況,筆者以為在兼顧公正與效率情況下,應從立法上進一步對偽證罪予以明確、細化和完善。一、案例及疑難問題。犯罪嫌疑人甲是一個國有公司的經理,他利用職權將9000元公款據為已有。在檢察機關訊問過程中,甲辯稱其將9000元作1997年年終獎金,在副經理、司機及其本人三人中分了。副經理及司機表示在1997年年終并沒有收取過年終獎金。根據副經理、司機的證詞和其他相關證據,檢察機關以貪污罪將甲移送起訴。在起訴過程中,副經理和司機在律師和起訴部門取證中表示:甲將該9000元公款作1997年年終獎金在三人中分配,副經理和司機從中分得3500元和1700元。檢察機關再次取證中,副經理承認自己在偵查過程中所說的是實話,不過考慮到甲可憐,就為其作了偽證。而司機則外逃。基于這份證詞和其他相關證據,法院一審以貪污罪對甲作了有罪判決。甲不服上訴,在二審過程中,副經理再次向律師、法院作證稱:其知道甲將9000元公款在三人中分配一事,并稱自己分得3000元。檢察機關又向副經理取證,副經理再次表示自己作了偽證,而作偽證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同情甲。針對這個案例,我們提出以下三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如果副經理堅持其偽證行為,司法機關能否以偽證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二是如果副經理知道司機的下落,但在司法機關取證時謊稱不知道,那么這種行為會構成偽證罪嗎?三是如果副經理在司法機關取證中保持沉默,我們應當如何認定其行為?二、副經理偽證行為不會構成犯罪(一)副經理偽證行為在司法實踐中的認定。針對第一個問題,司法實踐所能給出的答復是:如果副經理堅持其偽證行為,那么司法機關將無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刑法第三百零五條規定: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從偽證罪的規定可以看出,證人構成偽證罪有兩種情況:一是主觀上意圖陷害他人,客觀上故意作虛假證明;二是主觀上意圖隱匿罪證,客觀上故意作虛假證明。那么,我們從本案的兩個階段來分析副經理的行為是否會構成犯罪。在副經理第一次作偽證時,甲正處于起訴階段。假設副經理隱匿甲罪證的行為得逞,甲將極有可能因無罪而免訴。在這種情況下,甲既然“無罪”,副經理當然不會存在“隱匿罪證”的行為,從而司法機關不可能以偽證罪第二種情況來對副經理立案偵查;對偽證罪第一種情況而言,副經理會有許多理由來說明其在偵查階段的證詞不會是“意圖陷害”甲,甲也會證明副經理不會“意圖陷害”他。這樣,司法機關將不可能以偽證罪第一種情況來追究副經理的法律責任。所以,在副經理第一次作偽證時,如果檢察機關不能對其形成突破,那么,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甲會“無罪”,而副經理不會受到法律的追究。在副經理第二次作偽證時,甲已經一審宣判有罪并判刑,該案正處于二審期間。假設副經理的偽證行為得逞且其一直堅持其偽證證詞,那么,在沒有其他證據情況下,甲同樣極有可能因“事實不淸,證據不足”而最終被判“無罪”。司法機關仍不能以偽證罪第二種情況來對副經理立案偵查;當然,基于甲因副經理的證詞被一審宣判有罪,可以考慮按照偽證罪的第一種情況來追究其法律責任,然而,這在實踐中是難以做到的。因甲被判無罪,檢察機關將處于相當的壓力之下,如果再追究副經理的偽證行為,會使檢察機關面對更大的壓力。所以,在副經理第二次作偽證時,如果檢察機關不能對其形成突破,那么,甲將會“無罪”,副經理也不會受到法律追究。因此,就本案而言,副經理的偽證行為可以認為沒有任何風險,偽證罪的規定在本案中,將無法適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副經理承認了自己的偽證行為之后,他反而有可能因偽證罪被追究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如何聘請律師?
2020-12-07解除留置條件是什么
2021-01-16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