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公務人員數量很多,在大的基數作用下,職務犯罪就顯得較頻繁。因為職務犯罪具有危害性大的特點,所以我國法律對其打擊也較嚴厲。那么,在我國的法律里,怎樣才是職務犯罪?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怎樣才是職務犯罪?
一、什么是職務犯罪
在這個名詞里面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職務”。“職務”在我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內容復雜的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國的職務分類中主要有:法定職務、事定職務、執行職務、管理職務、決策職務、臨時職務、固定職務、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等等,我國的職務分類大典中記載有:8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 在職務這個名詞中,所謂的“職”:就是職責、職權、職掌、這個職業就是“掌管”的意思。“務”呢,就是由職而產生的,所應承擔的任務、事務、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職”,就要承擔一定的事物,同時,根據職務的不同,相應地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職務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二、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以上內容就是對“在我國的法律里,怎樣才是職務犯罪”問題的詳細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單來說,職務犯罪需要滿足犯罪主體、主客觀條件等四項基本特征。如果您對此問題還有其他疑問,您還可以咨詢律霸網職務犯罪律師。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有什么刑事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定
2021-03-1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