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職守罪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刑法中只對玩忽職守罪作出了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根據,對于賠償的規定并沒有作出相應的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依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據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佝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玩忽職守罪認定
(一)在處理玩忽職守案件中,要注意把握玩忽職守罪與工作失誤的界限
因工作失誤往往也會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在這一點上與本罪相同之處。但兩者有嚴格的區別:
(1)客觀行為特征不同。工作失誤,行為人是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而玩忽職守罪則表現為行為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
(2)導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誤,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體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國家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業務素質較差,缺乏工作經驗,因而計劃不周,措施不當,方法不對,以致在積極工作中發生錯誤,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而玩忽職守罪,則是違反工作紀律和規章,嚴重官僚主義,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等行為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在當前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失誤,造成某些嚴重的損失是難免的,這主要是總結經驗教訓的問題,必須與玩忽職守罪嚴格區別開來。但對于那些在國家法律政策不允許的情況下,借口改革,盲目決策,管理混亂,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絕不能以工作失誤來蒙混過關,逃避罪責。
(二)區分濫用職權與玩忽職守的界限
濫用職權是行為人意識到自己在行使權力,不該用而用,該用而不用,因而超越職權而濫用職權的行為;而玩忽職守則為行為人意識到自己是履行職責,由于各種原因而不履行職責或不認真履行職責。因此,完全的擅離職守不會理解為濫用職權。只有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濫用職權才會與玩忽職守發生競合,不易區分。關鍵還是要看行為人的主觀態度,即濫用職權者認識到自己是在濫用職權,明知不該用,該用而不用,因此,對危害結果則是采取放任的間接故意;而后者則意識到自己在履行職責,該履行而不履行或不認真地履行,其對危害結果,則是出于過失。有時候,玩忽職守與濫用職權的行為結伴而行,這時要認定其性質,則更要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認識程度,如出于間接故意,則屬濫用職權,否則則為玩忽職守。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