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解釋所規定的殘疾賠償金的性質不是對受害人遭受的精神損害的賠償,而是對受害人應該得到而沒有得到的收入的補償,屬于物質損害的賠償,是對由于傷害致殘不能勞動導致的收入減少的賠償。在性質上與過去的規定是截然不同的。
2、殘疾輔助器具費。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置機構的意見確定。
3、被扶養人生活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此處所規定的“扶養”,是廣義的扶養,包括狹義的扶養即平輩之間的扶養,以及長輩對晚輩的撫養和晚輩對長輩的贍養。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4、康復費。受害人在康復護理、繼續治療階段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用,也可以要求賠償。賠償的法定條件是實際發生且屬于必要發生的,凡是沒有實際發生的,或者雖然實際發生,但不是必要的,則得不到賠償。
5、護理費。受害人定殘后,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護理費,也有權要求賠償。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結合配置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6、后續治療費。受害人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另外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面對拆遷,你知道怎么談判嗎
2021-02-12雇傭童工是否違法
2020-11-12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弱體
2021-03-13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公司拆遷補償房產報告申請
2021-01-14上市公司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7住改非拆遷如何計算經濟損失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