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土地使用權到期應該怎么處理?
由村集體重新發包,并與承包人簽訂承包合同。重新發包時,由村集體確定分配方案,提交村民大會討論決定。原則上,以發包時具有本集體成員資格的人員為限來平均分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條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
二、集體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是什么?
集體讓渡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方式主要有配撥、聯營、入股等。
1、集體建設用地的配撥。集體建設用地的配撥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由集體將其建設用地使用權無償讓渡,用于鄉鎮企業建設、農民建住宅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集體建設用地的配撥基本上是無償的。
2、集體以建設用地作為條件與他人聯營。集體以建設用地使用權作為聯營條件,與他人共同興辦企業。集體與企業單位應當訂立聯營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聯營的各項條件以及集體與單位的分紅比例等。這是集體有償提供土地使用權的一種方式。
3、集體以建設用地作價入股。集體將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作為股份制企業的一定股份,并按土地使用權股份占企業總股份的比例參與企業分紅。集體與股份制企業應當訂立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明確股本和股息的分配、支付方式等。這也是集體有償提供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一種方式。
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取得的條件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取得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集體建設用地只能用于興辦鄉鎮企業、村民建住宅以及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其中,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準,可以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準,可以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2、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農村村民住宅等鄉(鎮)村建設,應當按照村莊和集鎮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建設用地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并依法辦理審批手續。
3、興辦鄉鎮企業的建設用地,必須貫徹節約用地的原則,對其用地面積要嚴格控制。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按照鄉鎮企業的不同行業和經營規模,分別規定用地標準。
4、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如果題中所述的集體土地使用權是針對宅基地的話,宅基地根本就沒有期限。農村的集體土地存在著使用權期限的只能是承包的土地,村委會在承包土地到期以后也不會不管不顧的。現在,想辦法盤活農村的集體土地對發展農村經濟有重要作用。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村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書怎么寫,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偷拍別人會被怎么處罰
2021-01-04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定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