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銀行貸款42萬判多少年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 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 萬以上 50 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 萬元以上 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區別罪與非罪界限的重要標準。在認定詐騙貸款罪時,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貸款到期不能償還,就以詐騙貸款罪論處。實際生活中、貸款不能按期償還的情況時有發生,其原因也很復雜,如有的因為經營不善或者市場行情的變動,使營利計劃無法實現不能按時償還貸款。這種情況中,行為人雖然主觀有過錯,但其沒有非法占有貸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認定。有的是本人對自己的償還能力估計過高,以致不能按時還貸,這種情形行為人主觀上雖然具有過失,但其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應以本罪論處。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欺騙的方法取得貸款的行為,才構成貸款詐騙罪。
2、要把貸款詐騙與借貸糾紛區別開來。有些借貸人在獲得貸款后長期拖欠不還,甚至在申請貸款時就有夸大履約能力、編造謊言等情節,而到期又未能償還。這種借貸糾紛,十分容易與貸款詐騙相混淆,區分二者的界限應當把握以下四點:
(1)若發生了到期不還的結果,還要看行為人在申請貸款時,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實是否已經存在,行為人對此是否清楚。如無法履約這一點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還,也不應認定為詐騙貸款罪而應以借貸糾紛處理。
(2)要看行為人獲得貸款后,是否積極將貸款用于借貸合同所規定的用途。盡管到期后行為人無法償還,但如果貸款確實被用于所規定的項目,一般也說明行為人主觀上沒有詐騙貸款的故意,不應以本罪處理。
(3)要看行為人于貸款到期后是否積極償還。如果行為僅僅口頭上承認還款,而實際上沒有積極籌款準備歸還的行為,也不能證明行為人沒有詐騙的故意,不賴賬,不一定就沒有詐騙的故意。
(4)將上述因素綜合起來考察,通過多方做客觀行為全面考察行為人主觀心態,從而得出是否有非法占有貸款的目的,這對于正確區分貸款詐騙與借貸糾紛的界限具有重要意義。
貸款詐騙的后果較為嚴重的,尤其是企業進行此類犯罪行為,對于今后企業的發展都會有著不利的作用,所以自己要學會積極的踐行有關的規定,但是生活中此類問題的解決需要有關的部門的介入,以及相關銀行提供證據,從而確保自己的權益。
單位犯貸款詐騙罪能成立嗎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警察能否與外國人結婚,其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管轄小結
2021-02-28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