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是指基于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因醫療過錯、違約而導致的醫療損害賠償及醫療合同違約等糾紛。那么醫療糾紛訴訟的時效是久呢?請閱讀下面的內容。
民法中的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
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人身受到傷害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訴訟時效起算的時間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起算標準為“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民事權利被侵害之日”。
醫療侵權案件中損害后果是否為醫療過錯所致,醫療過錯與發生的損害后果是否具有因果關系,并不是所有普通百姓能夠及時作出明確判斷的,因此醫療糾紛賠償請 求權的時效有其特殊性。
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這里的“知道”或“應當知道”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權利人知道權利被侵害的事實;其二權利人知道權利被誰侵害。在對醫療侵權案件中訴訟時效進行認定時,應當以以上兩點作為判斷標準。最高人民法院適用 《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8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 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從上述規定可以得知,在侵權賠償案件中,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突顯重要。
“知道”或“應當知道”應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知道被侵害的事實;
2知道被誰侵害。
訴訟時效的起算應當滿足以上兩項。醫療侵權發生之后,其損害后果未必會在短期內突顯,而是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潛伏性,有的長達幾年甚至幾十年,要求一 個普通人在損害后果尚未顯現的情況下就主張權利是不符常理的;其次,即使損害后果已發生并被權利人所知曉,也不能簡單的將損害發生之日作為訴訟時效的起算 點,因為醫學知識是相對專業的,不是非專業的普通人所能掌握的,在醫療侵權案件中損害后果是否為醫療過錯所致,醫療過錯與發生的損害后果是否具備因果關系 并不能為普通百姓所及時、全面地掌握,另外,受害人也只有知道被誰侵害之后才能確定侵權人,從而進一步提出權利主張。如果權利人并不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誰 所害,則訴訟時效期間應自查清侵權人之日起計算。
醫療糾紛當事人在提出訴訟時會有兩種選擇:一是以醫療侵權提起的訴訟,訴訟時效為1年。賠償適用完全賠償責任原則,體現立法對人的生命、健康價值的重視與 尊重,不僅包括財產的損失,而且包括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的賠償,且賠償的范圍不僅包括直接損失,還包括了間接損失,賠償支持力度大;另外一種選擇是提出違 約之訴,其訴訟時效為2年。如果患者超過1年沒有提出訴訟,這時就只能考慮提起針對醫療機構的違約之訴。但是違約之訴不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同時其訴訟 請求還要受到《合同法》的限制。這表現在,違約的賠償責任范圍是有限的,且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另外,在訴訟的程序規則方面也受到諸多限制。因此,違約之 訴只適合于個別的醫療糾紛案件。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仍然有疑問,可以咨詢專業律師,為您作更進一步的解答。
醫療事故的責任怎么劃分
醫療事故民事上訴狀怎么寫
承擔醫療民事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公司任意解散包括哪些方面
2021-03-24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