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逐漸將土地收為國有,土地所有權早已不再屬于我們普通人私有,但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合法的方式來獲得土地使用權。那么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已補繳土地差價款的有哪些呢?下面就跟隨律霸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首先,根據現行法律政策規定,對于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的,土地使用權必須依法收回并重新組織招拍掛出讓。
對于依法經土地出讓方和規劃管理部門批準同意改變土地使用條件的,適用《國土資源部關于嚴格落實房地產用地調控政策促進土地市場健康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204號)的有關規定:“經依法批準調整容積率的,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批準調整時的土地市場樓面地價核定應補繳的土地出讓價款。
因此,測算方法為:補交土地出讓金差額=市場樓面地價×改變容積率增加的建筑面積。(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
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土要有兩種類型,即原始取得和傳來取得。
(1)原始取得
土地使用權原始取得的方式主要是有償出讓和行政劃撥。
有償出讓是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
土地使用權成為生產要素,其意義十分重大。行政劃撥是建國以來一直沿用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后,行政劃撥方式只能適用于一定范圍的用地項目。
(2)轉讓取得
土地使用權傳采取得的方式包括通過轉讓、抵押權的實現或民事執行,更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主體等方式。
轉讓方式是指根據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的協議,一方將其擁有的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另一方的行為。轉讓的法律形式包括買賣、交換和贈與。
抵押權的實現是指依據抵押合同,按照擔保法規定的條件和方式,將抵押人擁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移給抵押權人或依法拍賣給第三人。
民事執行是指依照民事訴訟法或破產法的有關規定,將被執行人或者破產人擁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以拍賣、變賣或者其他方式用于債務清償。
私有房屋的宅基地位用權,可以通過繼承方式取得。
大家最常見的獲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便是買房購房,因此大家在買房購房時可以參考相關規定,擦亮眼睛,注意房產證上的有關表述,維護自己的利益。更多關于土地使用權的問題歡迎向律霸在線律師進行咨詢。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方責任導致加工人無法按期完工還能否要求支付費用
2021-02-03拆遷協議可以寫幾個人名字
2021-02-17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如何撰寫交通事故和解賠償協議書
2021-02-14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沒有房產證只有購房合同可以保全嗎
2021-03-18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