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動機是不是犯罪構成條件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犯罪動機并不是犯罪構成的必要條件,例如過失犯罪是沒有犯罪動機的,但仍然會構成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犯罪有哪些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主體。
(二)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比如犯盜竊罪,犯罪人希望將他人財物竊為己有;犯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三)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為,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為,等等。
(四)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直接針對的對象,如殺人罪、傷害罪,犯罪對象是具體的被害人,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犯罪動機并不是犯罪構成的必要條件,例如過失犯罪是沒有犯罪動機的,但仍然會構成犯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