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首的一般規定是什么?
《刑法》第六十七條 【自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二、對自首犯的量刑要考慮什么
對自首者的適當量刑是自首從寬制度得以正確進行的保證,根據中國刑法第57條規定的量刑一般原則和司法實踐經驗,一般認為,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則應掌握下列幾點:
1、主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會的持續狀態結束,但是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并不會因自首而消滅。犯罪人投案自首,僅僅表明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態度,并不會改變其原來犯罪事實。因此,審判人員在決定對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須以其犯罪事實為主要根據。在司法實踐中,審判人員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輕重對照有關法律,擬定一個刑罰幅度,而后結合自首的從寬情節,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嚴寬適度,不枉不縱。
2、具體考慮自首情況。主要包括:
(1)自首的時間。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時間早晚,說明其悔悟時間的早晚;同時也說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危害性的持續狀態長短。
(2)自首的原因及動機。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認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動機的三大要素,悔罪態度好的情況下,投案自首的,也說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時也要考慮;
(3)交待罪行的情況。交待罪行是否徹底,是否主動,也說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
(4)犯罪分子有無主動表現。這四大情節,審判人員在量刑時一定要注意的。
除了刑法以外,我國還專門對自首作出了相應的意見規定,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各位還可以從該《意見》中對自首的規定做進一步的了解。而在認定屬于自首犯之后,對其進行量刑處罰,往往就是要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要是本身犯罪就比較輕的話,甚至可以被判處處罰。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什么是特別自首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物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0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土地性質出讓和劃撥有什么區別
2021-01-01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常見陷阱有哪些
2021-02-14拆遷安置房賣買協議有效嗎
2020-12-22農村拆遷戶口不在農村怎么補償
2020-11-08收取拆遷補償費的會計處理是怎樣的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