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是年所得額超過12萬元的公民不依法自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后果。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辦法》的規(guī)定,如果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所得超過12萬元,無論其平常取得各項所得時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或者是否已向稅務機關進行了自行納稅申報,年度終了后,均應當按《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不論其所得平常是否足額繳納了稅款,都負有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是個人所得稅的重點納稅人,他們取得的所得,如果扣繳義務人沒有扣繳稅款,或者沒有足額扣繳稅款,個人又沒有申報義務的話,就難以確定納稅人應繳未繳稅款的法律責任,從而影響稅法的執(zhí)行力和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因此,在目前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所得稅制模式的情況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稅法,賦予高收入者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
二、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納稅申報,要負兩種不同程度的法律責任。
第一種是未造成稅款流失的法律責任。
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如果納稅人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種是造成了稅款流失的法律責任。
按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這種處罰是行政處罰,違法程度沒有達到犯罪不需要移送司法機關由稅務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罰。
三、少繳或者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行政法律責任與刑事法律責任。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如實申報,目的是為了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根據違法程度的不同,既要追究行政法律責任,也要追究刑事法律責任。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對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也就是說,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不如實申報,編造虛假計稅依據,沒有構成犯罪的,要承擔五萬以下罰款的行政法律責任,造成稅款流失的,承擔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的行政法律責任。
四、不如實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定罪量刑。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如實申報,造成稅款流失,構成犯罪的,需要移送司法機關被定罪量刑,也就是說,該納稅人面臨牢獄之災!根據我國刑法第201條規(guī)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賃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不滿30%并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3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收入越多的勞動者繳納個稅就會越多,如果勞動者為了小小的利益而不去繳納個稅的話,將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知識,歡迎登錄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yī)生是否承擔責任
2020-11-29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yǎng)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企業(yè)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如何正確區(qū)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商業(yè)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