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9日早晨6時許,被告人董某駕駛一輛載重貨車沿信阜公路由東向西行駛,當車行至河南省淮濱縣王家崗鄉路段時,董某將牛犢軋死一條后未停車。距出事地點60米以外的李某等三人見狀,站在路中央招手示意停車。被告人董某見軋牛后有人攔車,怕惹出麻煩,不但未減速停車,反而加大油門向李某三人沖來,因車速過快,李某避讓不及,被車撞倒后當場死亡。董某逃逸,后投案自首。經鑒定:肇事車輛各項技術性能良好。
評析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人董某構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被告人董某身為駕駛員,駕駛機動車輛在國道行駛,違反交通運輸法規中所規定的安全原則,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危害了公共安全,其行為符合我國刑法所規定的交通肇事罪構成要件。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人董某駕駛機動車輛,軋死牛犢后,為了逃避賠償責任,在他人違章攔車時,輕信攔車人為了保全生命能夠避讓。加速行駛是為了嚇唬對方,讓攔車人離開,雖然主觀上已經預見到可能發生攔車人傷亡的危害結果,但自信自己經驗豐富,相距路段長,剎車性能好,不會出事,不料事如愿違,結果將人撞倒,致一人死亡。侵害的對象是特定相對人,其行為構成我國刑法所規定的過失致人死亡罪,主觀形態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
第三種意見認為認為:被告人董某駕駛機動車輛,軋死牛犢后,見前方60米以外處有人攔車,明知繼續行駛可能造成攔車人傷或亡的危害后果,同時從車輛技術性能、駕駛經驗和相間距離上等方面,董某均有條件、有能力從容停車,完全能防止撞人這一危害后果的發生,但他卻置攔車人生死于不顧加速行駛,終致一人死亡。主觀方面有認識上的明知和意志上的隨意放任,客觀上致一人死亡,侵害的客體和對象是特定的相對人人身權中的生命權。其行為具備了我國刑法所規定的故意殺人罪,在主觀形態上屬間接故意。
律霸網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認為被告人董某的行為構成了故意殺人罪。理由如下:
一、被告人董某的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因為該罪侵害的客體是公共安全,直接侵害的對象是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權和公私財產。本案被告人董某的主體資格及其實施的客觀行為雖然符合該罪的部份構成要件,但從主觀要件及侵害的客體、對象來分析,顯然與本罪要件不符。
1、本案死者李某即被侵害的對象是三個攔車人之一,被告人董某早已看見并明確其意,具有相對特定性。將其當場撞死,便侵害了特定人的生命權而非不特定的公共安全。
2、從主觀上分析,如前所述,被告人董某明知自己加速行駛,可能造成前方攔車人傷亡的危害后果,但為了逃避軋牛的賠償責任,對他人傷亡持放任態度,主觀心態上認識明確卻放任屬間接故意而非過失。
因此本案在定性上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罪。
二、本案也不能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該罪侵害的客體是他人的人身權,侵害的具體對象是特定自然人的生命權。結合本案,被告人董某的行為在客觀方面和侵害的客體上,雖然符合該罪的部份構成要件,但主觀要件不相符合。分析如下:
1、從認識因素上看,被告人董某在60米外,已經看清有三人站在道中揮手示意停車,作為有多年駕齡的董某駕駛的是載重貨車,提速行駛,增加物理慣性,加大剎車制動難度,極易對攔車人造成傷亡,對這一危害后果發生的可能性,董某是明知的。這種明知是由董某主體的駕車技能、當日能見度、相間距離及車輛性能等因素所決定的。而出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可能發生危害結果有所預見,但是與間接故意在認識程度上相比,是比較模糊,具有不確定性,危害后果處于一種危險的、不確定狀態,行為人傾向認為這種危險不可能發生。且所謂的預見是指預測推斷,對事物的現狀與發展認識不足。結合本案,如果說董某是已經預見,顯然與事實不符。2、從意志因素上看,無論是間接故意殺人,還是出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對于致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均是不希望的。但其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對這一危害后果不積極追求,而是消極放任,聽之任之,即無所謂,是否致人死亡都不違背其意志。而后者對致人死亡結果的發生是持排斥、反對的態度,而且對避免致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客觀依據,即行為人自認為有能力、有條件避免危害后果的發生。結合本案分析,董某是有能力、有條件避免李某死亡這一危害后果的發生,他完全可以停車,不停車就有致攔車人傷亡的可能,在明知有這種可能的前提下,加速行駛,足以證明他已經置三攔車人的傷亡于不顧、聽之任之的態度,正如他在第一次供述所言:我軋死牛后,見到有人攔車,心情緊張,為了逃避賠償責任,不顧其他,加速行駛,心想攔車人會顧命避讓。結果另兩人年輕腿快,幸免于難。李某年邁體弱、行動遲緩、躲閃不及,被車撞倒,當場死亡。
3、從危害結果看,危害結果是否實際發生,是認定間接故意的必要條件。如果發生了危害結果,就應認定行為人具有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結合本案事實,被告人董某駕車撞李致死,產生了實際危害,就應認定被告人董某具有放任撞人致死這一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因此,被告人董某在主觀上,符合間接故意的構成要素,應以(間接)故意殺人罪定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中,非農業戶口怎么補償
2021-02-20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與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1-28相對來說城中村安置房能買嗎
2021-03-04遇到房屋拆遷維權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5老家拆遷能不能查到提前享受過房改售房
2020-11-24拆遷行政訴訟的特征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