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行為人自身受到的損害應否計入,有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違章人自己的人身損害亦應計人損害總額之中。因為:第一,刑法將某一行為規定為犯罪,是因為該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在行為人自身受到損害時,盡管該結果由行為人自身承受。但作為社會的一員,其自身受到損害也是社會受到損害,自身承受損害結果并不意味著該損害不存在。第二,社會危害性的另一主要內容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在行為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情況下,該損害反映了行為人對防止社會危害結果發生義務的疏于履行,損害結果越大,反映行為人越沒有履行損害結果回避義務,造成自身損害的,同樣反映了行為人沒有履行損害結果回避義務,因而不管是造成他人損害還是造成自己損害,都反映了行為人具有一定的主觀惡性。第三,《解釋》中關于死亡人數或者重傷人數的規定,只涉及到人數的多少,并沒有明確將違章人自身的損害排除在外。如果違章人的違章行為造成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人受到傷害,達到法律規定的人數,就反映了違章人違章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已達到犯罪程度或者應當承受更重刑事責任的程度。這種危害性和單純造成他人人身受到損害的行為的危害性沒有本質區別。
另一種觀點認為,違章人自身的損害不應計入損害總額之中。因為:第一,盡管行為人造成自身損害也使社會的特定狀態改變,使得包括行為人自己在內的人身或者財產受到損害,但行為人造成自己損害的,并沒有侵害他人利益。我國法律規定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過失致人死亡、過失致人重傷等犯罪都規定造成他人死亡或者造成他人身體受到傷害,而沒有將自殺行為、自傷行為規定為犯罪。另外,《解釋》中規定的造成財產損失的,是指行為人無力賠償的部分,無力賠償只能是針對他人財產而言,對自己的財產不存在賠償問題。因此,交通肇事過程中,違章人的違章行為導致自己受到損害的,該損害結果不應計人損害總額之中。第二,行為人造成自身受到損害的,該行為的損害結果行為人自己已經承受,對其自身已經承受了的損害結果,又追究刑事責任,實際上讓行為人兩次承受了同一后果。筆者同意后一種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用別人圖片做成視頻算侵權嗎
2020-12-26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人事代理
2020-12-27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