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具有如下構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行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首先,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即行為人必須實施了違反保障交通運輸安全的法律、法規的行為。其次,必須發生了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上述三個結果,只要具備其中的一項即符合構成本罪在結果方面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0日通過的《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構成本罪的結果有特別的規定。
根據該解釋第2條的規定,構成本罪,在重傷結果方面的要求是具備下列兩種情況之一:
(1)重傷3人以上并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重傷1人以上并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且具有以下6種情形之一的: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嚴重超載駕駛的;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構成本罪在死亡結果方面的要求是具備下列兩種情況之一:
(1)死亡1人,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構成本罪在財產損失結果方面的要求是: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最后,嚴重后果必須是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引起的,兩者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3.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負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既可以是從事交通運輸工作的人員,也可以是其他人。所謂“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是指一切從事交通運輸業務、同保障交通運輸安全有直接關系的人員。具體包括:直接操縱各種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或者協助駕駛人員,如汽車駕駛員、輪船上的大副、二副、三副和水手;直接操縱各種交通設施的業務人員,如信號員、吊橋操縱人員;直接領導、指揮交通運輸活動的領導、指揮人員,如船長、交警;負責交通運輸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員,如道口管理人員。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過失,即行為人對自己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行為可能導致人員重大傷亡或者公私財產重大損失的后果應當預見,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所造成的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對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本身,則既可能是應當知道而未能知道,也可能是明知故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許經營合同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7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交通致死司法程序
2021-01-18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土地流轉合同書
2021-01-12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一書四方案有什么意義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