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交通事故逃逸報案怎么寫?
交通事故逃逸報案應當寫明事故的基本情況、駕駛人員情況、法律依據以及相關證據等,具體包括:
1、肇事逃逸方車輛的型號 。
2、肇事逃逸方車輛的顏色。
3、肇事逃逸方車輛號牌。包括:車牌顏色、車牌號碼(最好記全,無法記全也應當記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兩個數字)。
4、肇事逃逸方車輛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車身有無圖案、文字;有無裝載物,裝載物的名稱等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體型、年齡、長相、衣著等等。
6、拍下能夠證明事故責任劃定的照片以備交警部門認定責任。
二、交通事故處罰的標準是什么?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交通事故發生后,駕駛人員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來報警并救治傷員,但也存在部分人員逃逸的情況,當事人可以對相關事項進行取證,如拍照或者錄音錄像等,記錄下肇事人員的相關信息,并提交給交警部門進行追查處理。
交通事故被告逃逸只起訴保險公司可以嗎
交通事故逃逸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逃逸的責任劃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18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