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征用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行政征用的法律規定是《憲法》第13條第3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并且在《專利法》、《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等多部法律中做出了不同情況下對土地以外多種權利征收的補償性規定。
征地補償的標準是: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構成。征地補償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對農民集體所有建設土地或棚戶區實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二、征地補償費用項目是怎樣的?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 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三、征地補償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政府征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征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征收行為都屬于違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國家在對于個人私有財產在進行保護的時候,是不允許他人進行侵犯的,國家的相關機關也不能夠侵犯,但是如果是為了公共用途,對于私人的財產可以進行征用,征用過程當中必須要等價的來進行一些補償,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拆遷方面的規定。
政府征用土地賠償標準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拆遷補償條例
征收基本農田怎么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指定住所監視居住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6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