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拆遷土地補償這一塊可不少,您拿到了嗎?
如果有一家企業是通過招拍掛或者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那么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無論征地項目是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還是舊城改造項目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都應當因土地使用權被回收,而對土地使用權人(企業)進行合理補償。
但特別提出的一點是,對于租賃國有土地的企業,由于租賃權屬于債權而非用益物權,對于這類情況下企業并不是直接的土地被征收人,所以土地使用權補償和我們以上所說的情況略有不同,企業能不能拿到土地補償、能夠分到多少土地補償,需要由企業結合實際情況自己去爭取。
三 、當企業使用集體建設用地時,征收方很可能會以違法用地為由不予補償
1、《土地管理法》中有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通常情況下,只有先將土地依法征收轉為國有,再由企業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一家企業直接使用集體土地,拆遷方往往會因此提出企業沒有土地使用權補償。但是對于企業來說,有時候是在一些招商引資的政策下取得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問緣由地一刀切拒絕對企業進行土地補償顯然是不合理的。
2、集體建設用地不能隨便買賣,相關法律法規目前仍處于相對缺失的狀態,在新《土地管理法》正式出臺實施以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交易,仍舊停留在各地區試點進行試驗和總結經驗的階段。
也就是說,企業所在的地方不同,所面臨的具體管理規定和政策很有可能相差較大。企業在遇到征地拆遷時,要結合具體情況和當地的規定,確定自己能按照何種標準爭取土地使用權補償。
3、最讓企業主感到頭疼的是自己買地貴、征地補償低。即使是使用集體建設用地,企業用地時往往也需要投入相當大的一筆資金。然而拆遷時,如果企業得不到土地補償,這部分用地成本就成了企業自己承擔的損失。
三、承包耕地被征收的,應該給土地補償
如果一家企業是通過承包集體土地,或者經營權的轉讓等合法流轉途徑取得承包地,并依法用于農業生產經營,如蔬菜大棚、畜禽養殖場等,土地的性質沒有發生改變,還是集體非建設用地。
那么拆遷時,實際上企業和承包土地的普通農民差不多,企業本身就是土地承包權或經營權人,征收方應當直接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參照“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的補償標準計算土地補償費,企業當然有權利主張這部分土地補償費。
企業拆遷如何跟政府談出合理補償
企業拆遷,評估到底有多重要?
企業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房漏水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嗎
2021-03-01民事法律事實構成
2020-12-28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