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補償款究竟應該怎樣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們?
1、 各項補償要在3個月內支付完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四款:“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就是說無論是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還是安置補助費,都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3個月內支付完畢。(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擬定,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批準。)
2、 征地補償工作由國土資源部門具體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中提到:“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根據法律規定,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過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是由市縣國土資源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的。被征收人經常反映的,某些地方由鎮政府甚至村委會全權負責征地補償安置實施的情況,是違反了法律規定的。
3、 征地補償應當全額支付,不能分期支付
征地補償費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全部支付,而不能僅僅支付一部分。具體來講,是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完畢。這里的全部支付完畢,是指全額支付、支付到位。
4、 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補給所有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中提到:“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由此可知,對于地上附著物補償、青苗補償費等征地補償,是應當由負責具體實施征地補償工作的部門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權人的。不能僅僅因為青苗及地上附著物所有人不是被征收土地使用權的所有人,就不予補償或將補償給予土地使用權人。
5、 土地使用權人有權獲得征地補償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一條:“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二條:“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我國《物權法》賦予了土地使用權人(如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獲得征地補償的權力的。任何以土地所有權歸屬村集體為借口,不予發放征地補償款的行為,都是不合理、違反法律規定的。
征地補償款截留多少有法律規定嗎?
征地補償款提留和截留是一回事嗎?
征地補償款是給村集體還是給失地農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國有出讓土地政府有權收回嗎
2021-01-26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評估報告可以拒絕接收嗎,會不會影響房屋補償
2020-11-20購買拆遷安置房時沒房產證怎么辦
2021-02-06